從200億估值到崩塌,創始人從身價35億變為老賴,天價押金未退還,構成了ofo近一年來的底色的。
只不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,ofo并沒有倒下,反而折騰出越來越多花招。
ofo搬離中關村,聯合創始人出走
你揮一揮衣袖,不帶走一片云彩。但仍有天價押金未還完。
近日,根據媒體Tech星球報道,ofo已經搬離了原本位于中關村的互聯網金融中心的ofo總部,新總部位于中關村向東5公里的牡丹園附近。
沒有錯,就是去年年底有大量用戶等著排隊退押金,被堵得水泄不通的ofo總部。如今那個熙熙攘攘的辦公室,如今已是人去樓空,透露著凄涼的氣息。
不僅如此,另一方面,也有消息指出,ofo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張巳丁已經出走,近期開始獨立創業一項名為“BLANK”新項目,主營快消品,并且已經獲得了中金匯財300萬元的投資。
針對此事,雖然后續張巳丁和ofo都只是簡單的回答了“沒有此事”以及“不便回應”,但從ofo近段時間的情況來看,是真的有聯合創始人出走,并且已經在獨立創業。
比如,早在今年1月份之時,ofo的關聯企業北京拜克洛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就發生了股東變更,薛鼎、張巳丁退出。隨后到了今年5月份,薛鼎就創立了一個名叫麥極智能的品牌,押寶共享住宿。與薛鼎有相似之處,另外一位聯合創始人張嚴琪在離開ofo之后,同樣是選擇了共享經濟市場,切入了共享廚房賽道。
除了聯合創始人出走以外,不少高層都已經出走創業,如今ofo員工人數不到300人。
不難看出,ofo的情況依舊很不樂觀。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ofo鼎盛時期員工人數一度達到了3400人,就連前臺都是通過獵頭出馬招來的。
曾經連前臺都是獵頭招來的!
不管你承不承認,搬家透露著一個企業的興衰。
根據公開資料顯示,從2014年成立至今,ofo已經有了五次的搬家,由最初的北大科技園、酒店式公寓、中關村理想國際大廈、互聯網金融中心,再到此次悄咪咪的搬走,似乎其搬家的軌跡和ofo的成長軌跡達成一致。
把時間倒退回2014年,小黃車從戴威的腦海中正式來到現實,起因是因為戴威在本科時期曾丟失了5輛山地車,所以萌生了把自行車做成了共享模式,主要是面向于北大校園進行投放,但開始之初并沒有多大的氣色。
ofo的五位聯合創始人
直到2015年3月17日,ofo拿到了天使輪融資,拿到了北大科技園的免費辦公位,一切都開始變得有序起來。緊接著在當年6月6日,ofo首創了“無樁單車共享”模式,并且走出北大,進入了五所北京高校,越來越多學生知道那個黃色身影就是ofo,知道它可以分時租賃。伴隨而來的,還有ofo賬上的資金也在回暖。
- 索尼新專利為VR 6DoF控制器提出『電磁定位追蹤』解決方案2019-10-31 02:02
- 中交興路獲新一輪融資,投資方為陽光保險2019-10-30 09:09
- 安全與服務并重 福特領界EV已正式開售2019-10-30 09:09
- Mozilla談社交VR空間尊重與安全:私密空間、半公開空間、公共場所2019-10-29 22:10
- Mysql8.0.17數據庫安裝圖文教程2019-10-29 20:08